2012年12月7日,在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第一站来到前海,对前海开发开放作出了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准确把握中央给予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定位,将前海建设为粤港合作、深港合作的新平台。
4年来,前海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提升深港合作对外开放的战略能级,深港合作再上新台阶。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着力,为港人港企拓展空间,为香港企业进入前海提供良好条件。前海和香港在金融、航运、贸易、两地青年创业和专业服务业等范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正逐步成熟,共同开发建设的合作格局逐渐形成。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表示,前海蛇口承担着促进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助推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独特功能,承担着统筹服务“两个大局”,为内地贡献更多可复制推广成果,向世界传递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历史使命,前海要始终以更大的战略格局、更深的历史维度、更强的责任担当,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中央精神和国家战略,打造粤港深港合作的新平台,将深港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港企达到4223家
截至2017年1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的企业12.6万家,有4.93万家企业开业运作。前海蛇口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效益最好自贸片区。
在入驻前海的企业中,香港企业贡献突出。2016年,片区新增注册港企1894家,累计港资背景企业达到4223家。全年注册港企实现增加值占片区2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片区41.2%,纳税占片区31.7%;合同及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片区的95%和94.8%,港资作为经济支柱作用日益显著。
加强协同联动,把香港现代产业城打造成为港资企业集聚区和转型升级引领区,切实扩大香港服务业发展空间,为香港经济结构优化发挥杠杆作用。
为加强深港产业合作,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前海降低港企进入内地证券市场的准入门槛,香港汇丰、恒生银行、东亚银行分别成立港资控股的内地首家证券和基金公司。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落户前海。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将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为港企量身定做的前海深港创新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成功引入汇丰集团、周大福、新世界、东亚银行、香港嘉里、九龙仓等知名港企,打造优质港企集聚高地。建成华南地区唯一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为深圳通连香港、走向世界打开了“海上门户”。
前海深港创新中心为港企量身定做,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装配式模块化办公建筑群。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建筑工业4.0的生产方式,树立了模块化建筑新标杆。项目建设运营者、前海控股力争将深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深港产业合作先导区、香港创意产业与专业服务企业集聚平台,主要引进港企、持牌金融机构入驻,推动港企及金融企业集聚前海。目前,港交所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普华永道、深港文化中心、深澳青年梦工场等多家企业、组织已进驻。港交所前海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项目(以下称“港交所项目”)是深圳市和前海引入的深港合作重点项目,预计从业人员将达1000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港交所项目办公楼建成前,为了加快项目进驻前海,前海控股以优惠价格,将前海深港创新中心约4000平方米物业租赁给港交所,作为过渡性办公用房。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前海控股不仅对其开放餐厅,还设有专用包间。在二次装修和物管服务方面,前海控股根据特殊要求,为其配备专门的礼宾安保,班组专门招聘香港人提供港式服务,甚至绿植高度、消杀剂都是专门定制。
前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就建设香港产业城形了初步规划。规划要求,按照“港人开发、港人投资、港人经营、港人收益”的原则,以前湾为核心区,在桂湾、前湾和妈湾合理布局、规划建设香港现代产业城。坚持产业导向,重点引进香港金融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及文化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加大香港工程建设模式在前海深港合作区的应用覆盖面。
三分之一土地特供香港企业
深化深港合作,前海加大对港土地出让力度,向香港企业出让前海不低于三分之一的土地,建设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跨境要素交易平台、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专业服务及文化创意等香港服务业产业基地,试行“港人、港资、港服务”,为香港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服务。
2016年,前海共公开出让8宗土地,其中有4宗定向对香港企业,面积5.86万平米,占比65.6%。目前,前海通过挂牌出让、公告出让方式,累计向香港出让土地14宗,嘉里、东亚银行、新世界、周大福、华润、世茂、弘毅等知名港企皆在前海拿地,谋求长远发展。
正在施工的嘉里建设前海综合发展项目,今年将有多栋楼房封顶。这个面临一线海景、紧挨前海石公园的项目,不仅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批准设立后出让的第一个商业项目,也是大型香港本土企业在前海的第一个重大投资项目,同时,也是前海第一个试点“香港建设”模式的投资项目,为香港建筑工程业向内地输出人才和标准提供了先例。
金融合作出成果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为前海发展金融业所借鉴。在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前海在全国率先推动实现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和跨境双向股权投资等“四个跨境”。特别是跨境人民币贷款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11月底备案1100亿元,累计提款364.57亿元,业务规模领先全国。前海正携手香港,积极推动国务院出台深港金融创新的“20条”政策措施。
为港人拓展发展空间
深港合作首先是人的合作。前海有个“万千百十”工程,到2020年,前海由港资开发的建筑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在开展商务活动和就业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超过10万,吸引1万家香港企业落户。孵化1000家有发展潜力、创新和整合能力较强的香港企业,力争港资服务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在前海孵化成型的港资创新型企业超过100家。前海在建立面向香港优势和特色产业的10个港企聚集基地。
作为前海深港合作的重要成果,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自2013年成立以来,透过孵化服务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引进了不少深港国际创业团队。去年,由香港青年专业联盟发起成立的众创空间,带着香港的26个青年创业团队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开启他们在前海的创业之路。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陈升是香港青年专业联盟的资深会员,参与前海众创空间的发起。陈升于2015年带领团队入驻前海,成立了前海学学科技有限公司。陈升认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在地缘上离香港最近,是香港青年创业人才最聚集之地,可以说是前海的“小香港”,在这里大家可以自由地以粤语交流。香港的初创团队,创业首选之地就是前海,前海赢的不只是硬件和软件,更是这里独特的“港人圈”,打造内地首个纯香港的创业生态圈。更多香港创业团队加盟,是香港专业机构对前海的首肯。目前,在前海青年梦工场,孵化香港创业团队77家。
为了吸引更多的香港专才来前海就业,前海制定相关配套管理办法,保障香港工程管理模式应用效果,为香港专业人士及企业参与前海深港合作区开发建设提供便利,形成深港共同开发建设新格局。前海开通了深港两地电话卡,为港企业提供人才公寓,开通前海到香港的直达班车,方便香港人在前海就业。
2016年,前海打通深港人才双向流动通道,推动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房屋经理等10多类香港专业人士在前海直接执业;启动深港设计创意平台项目,安排4000-6000平方米的空间,引进香港设计创意专业机构和人才;对包括港籍高端人才在内的境外人才仅按15%征收个人所得税,已认定的境外人才中,港人占比超过五成;打造香港青年交流考察与实习就业的基地,为香港青年提供了666个实习岗位,接待8000名香港大中专学生来前海考察交流;成功举办首届前海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超过100个香港青年创业团队参与。与哈罗公学香港办学主体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建立国际化教育体系,解决港籍高端人才子女就学问题。
今年,前海将进一步促进两岸三地青年交流,做大做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新引进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团队80个,提高孵化成功率;继续开展前海创新创业大赛,组织A20青年跨境马拉松暨深港青年万人大联欢,开展“粤港澳暑期实习计划”;引进一批澳门、台湾创新创业团队,探索实行港澳台人才就业备案登记制度,建立港澳台青年内地创业社保对接机制。
跨境电商:惠民的深港合作
跨境电商体验店是前海最接地气的创新成果。随着跨境电商进出口双向通道在前海全流程开通,前海跨境电商产业链集聚效应初见成效。天猫、聚美优品、小红书、华润万家、走秀网、品尚汇、递四方、环球易购、傲基、有棵树、爱淘城等一批跨境电商优秀企业进驻前海。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在前海迅速发展,周大福全球商品购物中心、前海购、联泰开心购、星辰汇、1号海淘、前海港货中心、深圳跨境购、华润e万家、招商自贸城等众多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汇聚企业公馆等前海区域。跨境电商“前海模式”已经成为前海最有影响的创新成果,走向全国。深国际西部物流“前海(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与招商局集团“蛇口网谷”项目获商务部批准,成功纳入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更彰显了前海跨境电商地位和崛起之势。
前海周大福全球商品购物中心(以下简称“港货中心”) 是前海重点打造的民生工程,于2016年12月7日正式开业。作为前海首家真正“港资建设、港企运营、港人收益”的购物中心,它以跨境电商叠加购物中心的创新模式,集聚了美容、保健、母婴、衣服、箱包、珠宝首饰等众多品牌,覆盖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自香港本土的莎莎化妆品、美心、万海丰、余仁生、太兴等70余个香港本土品牌入驻“港货中心”,为深圳市民提供正宗港式服务。许多国际商场在“港货中心”开设了内地首店、内地最大旗舰店。因其出售商品大部分来自纯正香港商家,被深圳消费者昵称为“港货中心”。 “港货中心”开业运营,在良莠不齐的海淘市场树立了“港货正品”的良好形象。同时扩大香港零售商空间。周大福集团主席郑家纯介绍,“港货中心”以香港的价格,为内地市民提供地道的港式服务。内地消费者无需出境即可购买堪比香港的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缓解了香港自由行的压力。
借鉴香港经验 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所作的专项调查显示,香港人在前海营商最关注法治环境。 前海,作为国家批复的唯一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根据国家的授权,大胆进行法治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在前海选择适用香港法律之路,着力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前海设立中国涉港澳台和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最高院涉港澳台和外国法查明研究基地、最高院涉港澳台和外国法查明基地。“一中心两基地”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的法律查明基地,填补了国内域外法律查明机制的空白。
2016年底,香港东亚银行收到了前海法院调解后深圳两家公司分期偿还的首笔欠款。这是前海法院适用香港法裁判的首宗案件。适用香港法裁判案件全流程的打通,提高了前海区际、国际司法公信力,增加了香港籍、外籍当事人在前海投资创业的法治信心。前海法院受理的选择适用域外法的案件,当事人绝大部分选择适用香港法律,首创“港籍调解”与“港籍陪审”制度。
深圳国际仲裁院是在前海设立的全国第一家按法定机构模式治理的仲裁机构,也是全国唯一的以国际化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构。深圳国际仲裁院充分考虑了香港元素,11名理事中超过三分之一来自香港和海外,350名境外仲裁员有1/2来自香港。深圳国际仲裁院成立粤港澳商事调解联盟,开展粤港澳三地专业调解员联合培训和资格互认 。
前海积极推动落实粤港律所联营政策,争当粤港律所联营的试验田、排头兵。全国9家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中有8家落户前海。其中,设立在前海企业公馆的华商林李黎联营律师事务所,是全国首个粤港联营律所。
“深港合作年”继续扩大开放
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表示,今年是“深港合作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要继续扩大对港澳台开放,重点拓展深港澳合作空间,全方位提升三地合作战略能级。以香港回归20周年为契机,推动国家在CEPA框架下推出一批新的对港澳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推动港澳专业人士及机构在前海执业。加大港资企业引进力度和服务水平,全年新引进港资企业2000家以上,包括一批港资总部企业,提升入区港企质量。拓宽深港合作新平台,加快建设前海深港文化创意产业园、前海深港基金小镇,推动香港质量检测认证机构与深圳认证机构在前海设立合作平台,促进香港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前海落户。